2024年9月20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你们许多人或许从媒体中读到教宗在上周到访新加坡的时候,在公教初级学院跟一群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所进行的一场论坛。教宗所发表的言论在天主教与基督教社群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所有的宗教都带领人归向神。它们就好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言,最终都会带领人归向神。不过神却是属于大家的。如果你开始争辩说:“我的宗教比你的宗教重要,我的宗教是真实的而你的宗教却不是,那么我们将会归向何处呢?”。神只有一位,而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带领我们归向神的各自语言。有些人是锡克教徒、有些人是回教徒、有些人是兴督教徒、有些人是基督徒;这些都是归向神的不同途径。” 说句公道话,教宗确实提出了一些有用的论点。 在宗教信仰上,如果只是奉行互相攀比绝对是没有益处或者帮助的。这样的行为就是源自骄傲的态度而这是神在《圣经》里所斥责的:“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各书4章6节、彼得前书5章5节)。因此批评或贬低他人的宗教信仰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基督教的教义。 使徒保罗也重申了基督徒需要与所有的人和睦共处并亲善友爱。他说:“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 ”(提摩太后书2章24节)。身为神的儿女必就需要展现基督的爱并与所有的人维持良好的关系。 再说,统管全宇宙的就只有一位神。使徒保罗在他写给歌林多教会的书信中就提到:“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歌林多前书8章6节)。所以当教宗说着同样的话并承认我们都是神的儿女的时候正是正确及善意的宣告。 然而,他的信息却是深切地并且在根本上存在着缺失。 首先,将语文与宗教挂钩就是误解这两者的性质。 语文的最根本的使用就是沟通。这能够让各别的人分享概念、情感、资讯以及知识。它并不会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实的,不过它却是一个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所说的话的途径。 在另一方面,宗教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透过一股更高的权势,无论是属神或者是超现实的,来促进一段关系或联系。这是透过为生死攸关的课题提供答案、制定一套道德与操守的体系并且为今生与来生提供了盼望与安慰。这种联系为各人提供了超越物质世界的意义与价值的意识。 换句话说,宗教可以被形容为定义和遵循某一套信念或真理而语言则是作为将那一信念的通讯载体。它们根本上就是彼此不同的。 其次,他所声称所有的宗教都带领人归向神的论调在逻辑上是需要作进一步检讨的。 这是因为关于对神的概念与救恩的道路,所有的不同宗教之间都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以致他们才无法达成理性共识;甚至连在广义上也被受争议。哲学家约翰 • 希克斯就认识到这一点并尝试以“至真者”来取代神以便将所有的宗教都合理化。宗教只能被归类为表面上的相似但是本质上却是不同。所以所有的宗教都带领人归向神的宣言是无法成立的,因为甚至连对神的概念也遭到所有的宗教所争议,甚至包括神是否存在。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教宗的言论抵触了《圣经》的教导。 我们的主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约翰福音14章6节)。 使徒彼得的宣告就与我们的神的教导一致,他说:“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4章12节)。 使徒保罗就这样写道:“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 ,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提摩太前书2章5节)。…
2024年9月14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大家都知道,最近我和我的太太正在为六对正在认真交往的男女开办《婚姻预备课程》。当中的四对男女并不是来自我们的教会。而他们之所以会参与我们的课程是因为他们都听说了这项课程对他们未来的婚姻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为此赞美神! 我在这项课程中所教导的其中一个科目就是《丈夫与妻子在婚姻中的角色》。作丈夫被呼召要爱护并带领他们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家庭;而作妻子的则是要爱护并顺服她们的丈夫。夫妻双方都必需要在基督的慈爱里遵照基督的命令如此行事。这就是上帝从创造之初为婚姻设定的和谐美好的美善之处,以便婚姻得以维持并且美满(参照《创世记》1至2章)。 然而,在当今社会这并不是一项受欢迎的教导。许多人厌恶顺服,因为顺服就是服从他人而这就深深地侵犯了当今许多人所坚持的个人自由与权益的观念。此外,当今社会的女权主义倡导各方面的性别平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男性和女性的区别,所有这些都是以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世界为名。追根究底,女性就是从来都不需要在任何方面顺服于男性,因为这会贬低女性的身价及身份并带来对女性的虐待。 我坚决相信对神在男人与女人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旨意有着正确的认识将会消除社会上人们对女性歧视及虐待的关注与恐惧。事实上,神在我们的婚姻中的带领将会带来更加健康的婚姻与家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和我的太太不会忌讳将这教导传授给那些未婚夫妻。 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当今教会也是认同广大社会所提倡的性别平等的概念。这些教会本来应该向世界分享神的真理,但是他们却向现代文化妥协了,他们认为男人与女人有各自分别并分明角色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他们甚至还根据他们本身的见解和经历来支持他们的论调。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有某一间新加坡的大型教会引用了社会神学家道格拉斯 • 彼得森的话语来支持男女角色平等的观点: “男人和女人有着可相互替换的角色并且可以在家里和在教会对彼此相互顺服。因此,带领权并不是根据性别而是圣灵的恩赐…”(斜体字是我的所加入的字眼) 这是错误的教导。带领权诚然也是根据圣灵的恩赐,不过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的神圣角色以及权柄分配是不能够被摒弃的(参照《哥林多前书》11章3节)。如果这么做,我们就是自寻毁灭地违背神的旨意! 我到底是想要说什么呢? 我并不是要强调男人和女人的角色的教导,因为这是另一个主要课题。不过我们身为基督徒必需要认识并遵守神的话语。我们必需要持守我们作为神的真理的见证,否则就会在世界上失去立足之地。 我们的主耶稣就这样说:“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路加福音14章34至35节)。 一旦我们妥协于世界的教导并根据我们自身的经历来任意解读神的话语,我们就会有丧失我们身为基督的光与代表的身分的危险。我们就会有丧失我们为这个破碎的世界带来医治的神的教会的集体见证的危险。我们就会有丧失我们的自我认知的危险。 所以,让我们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提摩太后书》1章8节)。 愿神祝福你们。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4年9月6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上个主日,我在我的讲道主题中提到慷慨奉献以作为我们属灵操练以及在我们生命中回应神的恩典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神透过我们慷慨的奉献祝福我们、他人甚至是神本身!我们应该要设定将我们的所得的百分之十奉献出来,也就是《圣经》里时常提到的“十一奉献”。《利未记》27章30节甚至还用了更加强烈的字眼这么形容十一奉献:“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 不过在《新约》里,耶稣就教导我们奉献的属灵原则:“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歌林多后书9章6节)。换句话说,我们的奉献不应该只是限定在《旧约》里所命令的百分之十,就好像我们只是履行了某项法定责任那样。相反的,我们应该要在神的帮助之下致力于以最慷慨及喜乐的心奉献更多。如此一来,我们就会从中领受到神的丰硕祝福! 如果你错过了以上的讲道,你可以上我们荣升堂的Youtube频道观看该讲道的视频。 不过,有一点是我没有在针对奉献的讲道主题中提到的,那就是:我们的十一奉献是献给谁的? 在我身为牧者的生涯中,我遇到过教会里的一位姐妹对我说:“我定期作十一奉献但不单是献给教会,有时我的十一奉我用它来祝福有需要的人,比如请牧者或者是教会的同工吃午餐或晚餐。”。 那么这是否是我们正确的使用十一奉献呢?我认为不是。 当神透过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到应许之地的时候,祂就给他们这道命令:“凡以色列中出产的十分之一,我已赐给利未的子孙为业;因他们所办的是会幕的事,所以赐给他们为酬他们的劳。”(民数记18章21节)。这就意味着十一奉献是有它特定的用途的,那就是:它是用来维持祭司以及利未人的生计并用来支付对神的延续敬拜与事工的所需费用。十一奉献不可以作为个人可能为自己设定的其他用途。 神之所以要发出这道命令就是因为神是充满智慧并且是极度务实的。神知道如果祂的民决定不要奉献或者是将他们的奉献转移给了其他对象,那么神的工作就会蒙受损失。这也是为什么十一奉献就是专为神的殿或祂的教会而设的,好让祂的事工得以延续。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并不提倡我们慷慨地对待他人呢?当然不是! 这点就是神呼召我们要慷慨的原因。当我们为着献出我们的百分之十给教会的事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要愿意奉献来祝福他人。而我们也能够从神的应许当中被勉励,从而知晓我们将会因着我们慷慨地奉献中得着丰硕的赏赐。这就是神的神圣律法在我们生命中的动工! 所以,弟兄姐妹们,最后让我用以下的这段经文来勉励大家根据神的命令,针对性的作出奉献: 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教会)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马拉基书3章10节)。 愿神因着你的慷慨奉献而慷慨地祝福你!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4年8月31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最近,美国的选举又将堕胎的议题搬上台面。 根据《时代杂志》的报道,民主党的总统选举候选人哈里斯就一直在她的政治生涯中一贯地支持堕胎,并且相较于拜登,她更是被视为是一名更强力的生育权倡导者。身为一名参议员,哈里斯就与其他人士一起赞同那些禁止各州属实施限制堕胎权的立法;并且还投票否决一项禁止超过20周妊娠期的堕胎法案。 身为副总统,她谴责美国最高法院在2022年推翻罗诉韦德案的裁决并且成为在白宫里的生育保健权的首领倡导者。 今年较早的时候,哈里斯就参访了一家在民尼苏达州的家庭计划诊所,这相信是首次有在任的美国副总统参访一家堕胎服务业者。 共和党的总统选举提名人特朗普则是对堕胎议题持有较为多样的观点。他虽然声明如果他当选美国总统,他将不支持全国禁止堕胎,但是他也不会推动堕胎权。相反的,根据他的竞选搭档万斯的说法,特朗普将会授权各个州属并根据它们各自的文化以及各自的独有政治成熟度去作出决策。 特朗普也任命了那些会维护未出生婴孩的权益的保守派最高法院法官。 那么,我们基督教又是如何看待堕胎呢? 神在祂的话语中就清楚地宣告 这就包括了“不可杀人” (出埃及记20章13节)。这就包括了禁止夺去任何类别的人的生命,无论是年长或年少、他人或自身的。堕胎,就是夺去在子宫里孕育的生命,自然就在这条诫命之下。然而,至于那围绕司法原则以及人类繁衍的死刑课题,则是另当别论。 不过,有些人或许会这么争辩说:“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难道生命不是从出生才开始的吗?”。 我们基督徒认为,生命并不是从出生才开始的,而是从之前就开始的。《诗篇》139章13节就写道:“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 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这段经文虽然似乎是在喻示生命在子宫里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大卫王在圣灵的默示之下,进一步说明:“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塑造; 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 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 都在你的册子写上了。”(诗篇139章15至16节) 请注意大卫王在这里宣告说神在他的生命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被神在暗处受造,在地的深处受造,甚至是在未成形的时候;而且神早就已经命定了,或者是预录了大卫王的一生未来的年岁。 使徒保罗也在他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提到同样的观点:“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以弗所书1章4节2章10节)。 换句话说,以神学的观点,我们的生命并不是在胎儿成形的时候而是在于神!神已经在祂的意念里为我们计划好我们的生命并且在祂创世之前就预备了善工让我们根据祂的美意及去成全。这真是何等美好的意念啊!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的存在只不过是在于服从主宰者的指令的机械人。我们是按神的形象所创造的,并享有在生命中的自由抉择权,但同时也必需要为我们所作出的抉择的后果负责。神并不会将祂的旨意强加在我们身上。…
2024年8月24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我在此想要探讨一件记载在《使徒行传》中关乎神对教会的新启示的事迹: 第二天,他们行路将近那城。彼得约在午正,上房顶去祷告, 觉得饿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预备饭的时候,彼得魂游象外,看见天开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缒在地上, 里面有地上各样四足的走兽和昆虫,并天上的飞鸟; 又有声音向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彼得却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 。第二次有声音向他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这样一连三次,那物随即收回天上去了。(《使徒行传》10章9至16节)。 在当时,福音的传扬以及适用的对象就只有犹太人,也就是自亚伯拉罕时代以来神的选民。身为犹太人的使徒们自然无法想像福音的对象也同时是外邦人,即使经文中有提到这些事。就因如此,他们就将福音的传扬局限在自己的同胞内。 然而,神却另有计划。 圣灵赐予首领使徒彼得一个重复了三次的异象来显现神的旨意是坚定不移的。那宣告不洁净的活物为洁净的声音象征着神为着基督的福音已经将外邦人给祝圣了。一个全新的普世宣教运动即将展开。 那这个异象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息息相关着呢! 这异象持续地向我们显现着神正在我们当中做一项新的工作而我们就必需要预备在心态上作出改变,同时也要敞开心怀来接纳神的新工作。 我无法在时空上度量神是如何在今年丰盛地祝福我们在宣教及外展活动上的成长。来自不同背景以及各界的人士已经透过参与《启发课程》、儿童事工、崇拜聚会或甚至是《婚姻预备课程》从而加入我们的教会。神信守祂的承诺,所以使得我们透过将失丧以及贫乏的人士带到我们当中来聆听与经历基督的慈爱,从而得以在丰硕中成长。 除此之外,这些人士有很多都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生活宽裕以及无忧无虑。这也是他们会来到我们的教会的原因,就是要来寻求帮助!我们的挑战就是: 我们是否接受并包容我们不同的人士进入我们的教会,也就是神所预备与呼召的民?(就像彼得的心态那样被改变而愿意宰杀以及食用那些神所宣告为洁净的活物?) 因着我们愿意并且以对基督的信仰以及信靠来接纳及关爱神的民,我们就会不单是在教会事工与影响力方面有所成长;同时也会得着内心的成长。神将会赐予我们一个更大的量度来接受与分享祂的慈爱,而我们也会在我们的生命中找到通向神更大的恩典! 愿神祝福你们。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4年8月16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最近我听了一期播客,题为“上帝是否预定人下地狱?” 讲者是著名牧师和圣经教师约翰·派博。 简而言之,他的答案是一个惊人的“是”,并引用了圣经中的各种经文来支持他的观点。 他对这些经文的理解源于他从加尔文主义的角度对神拯救罪人的信念和信仰。 基本上,加尔文主义的救赎观可以用五个要点来概括,首字母缩写为TULIP: 全然败坏(Total Depravity):由于堕落的结果,人的每一个部分——思想、意志、情感和身体——都被罪腐蚀。因此,人类自然倾向于拒绝神,若没有神的介入,无法自行来到神面前。 无条件拣选(Unconditional Election):神从永恒过去就选择了那些他要拯救的人。这个选择不是基于任何预见的功德或个人行为,而完全是基于神的主权意志和目的。神的拣选不以任何人的行为或信仰为条件。 有限的救赎(Limited Atonement):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仅仅是为了拯救被拣选的人。换句话说,耶稣专为那些将要得救的人而死,确保他们的救赎。 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当神呼召某某人得救时,这个呼召是不可抗拒的。神的恩典有效地将选民吸引到他面前,他们必然会信仰基督。 圣徒的坚忍(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那些被神拣选并在基督里相信的人,将在信仰中持守到最后。真正的信徒不会永久地跌倒,他们被神的能力所保守,并将坚持到底。 (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更多关于TULIP神学的信息。) 这种神学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神对世界事务和人类内心决策的主权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没有任何人能改变他的命运。如果神“预定”某人下地狱,无论他愿意还是做了什么,这个人最终都会下地狱。救赎不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而完全取决于神的神圣拣选。 由于神在这一关乎生死的救赎问题上有着明确的决策,因此很难把神想象为圣经所宣称的良善之神。如果神已经按照他不可理解的意志(正如加尔文主义者所说的)预定了一些人上天堂,而另一些人下地狱,那么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善良的意义。 正如你们现在可能已经意识到的那样,我并不认同加尔文主义,认为TULIP的五个要点都有问题,只是某些方面的问题更大。例如,虽然我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人的全然败坏(第1点)基本正确,但基督的有限救赎(第3点)却完全违背了圣经的教导(见约翰福音3:16)。这些加尔文主义的声明试图强行将圣经适应他们的特定解释。 而我不同意的主要依据也是圣经的教导——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圣经的整体基调。神“吩咐所有人悔改,归向他”(使徒行传17:30),而使徒们在整个新约中不断重复这一呼召。 另一个例子是保罗不断呼吁所有不信者“与神和好”(哥林多后书5:20)。如果有些人已经注定要下地狱,这种呼吁就毫无意义了。…
2024年8月10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在我们以《歌林多后书》作为讲道系列当中,我们学到了神的所有应许在耶稣里都是“是的”(歌林多后书1章20节)。 神的话语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而我们又要如何使神的话语在我们的生命中扎根呢? 以下的一些取自《圣经》的经文就能够证实神的话语在我们的生命中是强而有力并且是有果效的。 《希伯来书》4章12节:“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新标点和合本)。 《提摩太后书》3章16至17节:“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新标点和合本)。 《诗篇》119章105节:“祢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新标点和合本)。 最近,当我跟一位女士谈话的时候,她就与我分享了神的话语在她的生命中是如何产生强而有力并且是有果效的作用。 这位女士从小就害怕黑暗,因为她的父亲在她小的时候就给她观看好莱坞恐怖片。而这些影片使她对那些在隐形不见的超自然、未知以及邪恶事物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这就导致了她在晚上总是不敢独自睡觉。 然而,当神的话语强而有力地进入这位女士的心怀意念的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 在她的少年时期,神就以这句取自《希伯来书》13章5节的话语:“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来深深感动了她的心。 她从此就紧紧抓住神的应许并经历了来自于信靠神的话语所得着的真正属灵自由。神的应许对她确实是“是的”! 我的生命也是如此。 透过信靠神的话语使我所有的罪孽、恐惧、忧虑、过犯以及羞愧得着释放。谨记神的应许并且将它们牢牢地收藏在我的心里对我是有帮助的。 那么你呢?你最近是否被神的话语所深深感动呢?你是否被神的信实话语所祝福与安慰呢? 让我们专心于细读、反思并且谨记神的话语好让它在我们的生命中是强而有力并且是有果效的。 愿神祝福你们。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4年8月2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在《圣经》的《旧约》里有一则非常具有指导性的记述是教导我们一项关乎基督信仰的属灵成熟。这是关乎我们是否愿意降服于神的旨意并且顺服于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即使这样会教我们感到不自在。 在《但以理书》3章里,尼布甲尼撒王就命令在他的统治范围下的所有官员和百姓俯伏敬拜他所造的金像。不过,先知但以理的三位友人:沙得拉、米煞以及亚伯尼歌却拒绝这么做。 最教人赞叹的是他们给尼布甲尼撒王的回复:“尼布甲尼撒啊,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 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 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以理书3章16至18节)。 换句话说,虽然他们都全然信靠神有能力将他们从烈火的窑中解救出来,他们仍然顺服于神有权行使祂的主权不去解救他们。无论他们是否获得解救,他们都愿意信靠并且忠心于神。这就是属灵成熟。 在上个主日10点30分的崇拜中,当我们的Kenny Goh弟兄在分享他的见证的时候,也体现了类似的属灵成熟。他就分享了当他会见他的医生以便跟进检测他的高胆固醇水平的时候;他就祷告他的检测结果是良好的同时,也向神祷告让他能够坦然接受医生所告知的任何检测结果。他这就是在根据神的主权旨意将他的健康状况顺服于神的动工!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属灵成熟的体现呢?这是因为他们都愿意接受神在他们生命中的旨意,即使这跟他们的心愿及欲望是背道而驰的。他们信靠神对他们有更加完美的计划。他们的眼目都定睛在那所不见的,而不是所见的。 我们在这几周以《歌林多后书》作为主题的讲道系列当中一直在探索着即使是在苦难中,神在我们生命中仍然存有美好的计划与旨意。试炼及艰难并不是我们一般上会愿意并自然接受的事物。然而,我们知道当神允许我们去经历这些,祂必定存有更伟大的旨意。 让我们通过给上帝留有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行动的空间,而不是坚持自己的欲望,从而在成熟中成长。智慧就是:“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歌林多后书4章18节)。智慧就是:“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歌林多后书4章18节)。 愿神祝福你们。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4年7月27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刚在上个星期三,2024年7月24日,我出席了新加坡基督教全国教会理事会(NCCS)的50周年晚宴。超过200位来自不同教会及不同宗派的牧者齐聚一堂,共享盛宴。国务资政李显龙是当晚的座上嘉宾,其他政府官员也受邀出席。这真的是神的教会在新加坡成长的一个显著里程碑。 不过,在晚宴上最令我感动的却是神如何栽种并将成立NCCS的概念得以落实以及神持续的恩典促使NCCS从最初的细小起源茁壮成长。 在二次大战以前,不同的基督教宗派以及基督教会大致上是各自为政,互不干预。在当时的新加坡殖民地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合一的基督教信念。 然而,在二次大战期间一切都改变了。遭日本军一同被囚禁在樟宜监狱的圣公会、卫理工会以及长老会的领袖就聚集在一起,向神寻求保护。在这群教会领袖所共守的圣餐虽然只是用了几颗白米和清水,不过却是尤其有力地彰显了神与他们的同在。 这群教会领袖因此决定放下歧见并在获释之后以兄弟般的合一,同心协力传扬福音。 就因如此,在1948年,同一群教会领袖就成立了一个名为马来亚基督教理事会的新普世团体来促进各基督教会之间在基督里的合一。在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之后,新加坡本身的基督教会理事会就在1974年7月24日被命名为新加坡基督教全国教会理事会(NCCS)。它如今已经成长到作为新加坡各个教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协助探讨许多的议题例如宗教和谐以及废除377A条款。NCCS也同时主催筹办大型的基督教活动,例如2015年的《禧年祷告日》以及2019年的《希望与你有约》。 由此可见,就是从这群被囚禁的教会领袖之间团契所播下的区区一颗细小的种子开始,就带来了教会的合一。而且也是从牧者们的小组团契开始,神就促使了教会之间在今时今日的广泛合作,以便互相扶持、接触社会大众并且传扬福音。 这就让我想起了基督在《路加福音》13章18至19节的教导:“神的国好像什么?我拿什么来比较呢? 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园子里,长大成树,天上的飞鸟宿在它的枝上。”。 让我们绝对不要轻视或小觑我们为神所做的细小及微不足道的工作。透过圣灵的大能与恩典,这些工作将会为着神的国在未来成长为非常丰硕以及有果效的。所以让我们在所到之处都持续地播撒神的国的种子! 祝愿大家有着美好的一周。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4年7月19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在过去的一周,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是叫你感到喜悦或者是给予你极大的鼓励和喜乐呢?我们时常被教导要喜悦于神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不过如果我们喜悦于人又如何呢? 对我而言,我的喜悦就是来自于那13位出席我们的首堂《启发》课程的参与者。他们对神持开明的心怀以及跟其他参与者互相团契并主动地跟彼此分享,虽然他们都是初次见面的。这的确是神在他们的生命中的恩典。 然而,教我感到更加鼓舞的是我们教会的许多领袖以及帮手们的劳心劳力和默默付出,以便促成今年的这堂《启发》课程成功举行。(大家心照不宣!) 他们付出了他们的时间与精力来预备并在我们的教会里向许多会友宣传这项活动。这也就是为何我们的《启发》课程得以如此成功开课。而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人受邀参与并在我们未来几周的《启发》课程中获益蒙恩。 《诗篇》的作者就在《诗篇》16章2至3节里写道他的喜悦的来源与启示:“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论到世上的圣民,他们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悦的。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确实喜悦于荣升堂中的彼此存在?而我们彼此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圣徒。 然而,事实却是在我们许多人当中,无论是那些持有正式头衔的教会领袖或者是那些在小组及事工团队里的成员,都在为神的国度不辞劳苦地努力付出。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出于对神的爱以及对人的爱,并且不计较事奉的代价。我能够想到的例子就是定期探访那些有需要的会友,并且自掏腰包帮助支付这些会友的交通费以及提供其他帮助。如果没有神的仆人无私并忠心地事奉,我们荣升堂基督的教会肯定无法成长。 所以,在这周,当我们参与教会里的不同事工、小组以及外展活动的时候,我要感恩你们大家如此敬虔地事奉神。你们都是这个社群里的神的仆人,我为此感到喜悦。我感谢上帝赐予我你们每一个人,并赞美上帝通过你们所做的一切! 不仅如此,我也要呼吁大家不要将我们的弟兄姐妹当成是理所当然的。让我们: • 拨出时间来赞赏他人的善工并互相勉励彼此热忱事奉。 • 将我们的不感恩、批判以及彼此抱怨的心转变并悔改成为感恩赞美的心。 • 致力以实际的方式展现我们的感恩赞赏,无论是何等微不足道。 毕竟,神所赐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恩典是何等的浩大以致祂所赐予我们的祝福大大地超乎了我们所应得的。此外,上帝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所做的事情远超我们所能知道的。所以,让我们不要彼此论断而是要在教会里彼此造就。 当我们在喜悦于彼此之间中成长,我们就会在慈爱与合中相处并且在我们当中彰显基督的慈爱。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将最芬芳的基督馨香之气献给人;还有最重要的是献给神! 愿神祝福你们。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