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有信心与没有信心的区别是什么呢? 这区别可是足以决定一切的,甚至是生死存亡! 《希伯来书》11章,就是列出《圣经》里那些大有信心的英雄人物的章节,就如此记载:“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 ”(希伯来书11章29节)。 有两队人员尝试了同样的举措,然而其中一队被吞没了而另一队则安然渡过。这区别在哪里呢?以色列人对神有信心而埃及人则是以他们自己的能力来行事。 那么信心究竟是什么呢?信心就是我们信任并且倚靠神的信实以及拯救的大能在我们的生命中带领我们进入新的方向并开展新的行动。而我们的信心是根据神的应许:神的意愿就是要我们“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希伯来书6章12节)。事实上,“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希伯来书11章6节)。 我之所以在这周分享信心的重要性是因为我读到了一篇灵修撰文,该撰文叙述了一位会友坦言因为之前看不见果效而不愿意为他人作医治祷告。我可以理解这位会友的想法。 然而,令我关注的是因为这种想法将会引导我们根据自己的见证或经历来而不是倚靠信心来生活。它将会引导我们去倚靠自己的智慧与认知而不来信靠神的应许。而且《圣经》也清楚地表明神是能够并且真的会以奇妙的方式来进行医治。 使徒雅各就如此写道了道神的应许:“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雅各书5章15节)。 所以,让我们毫不犹豫地祷告祈求神的医治临到他人身上,因为神是信实守承诺的。在神是无所不能的,而我们的回应就只是须要祷告并信靠神会在祂的时间内动工。我们不应该因为疑虑或恐惧而不敢祷告。 然而,更大的问题就是:神呼召我们以信心而不是以我们的所见来生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神的喜悦。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救。而这也是神的儿女跟这地上的民众的唯一不同之处:那就是对这位慈爱又全能的神暨天父的信心以及倚靠! 祝大家在新的一周蒙恩。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5年4月5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你们是否被世界上以及被你们生命中所发生的事件感到震惊呢? 刚在上周,我们就听到了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以及冲突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正不断地加剧的新闻。这些战争足以给世界上众多人带来极大的苦难。 除此之外,我们也从新闻中看到了在上个周五殃及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南部的7.7级强烈大地震。至少有2千人在这场地震中丧命。另外还有许多受伤或者无家可归的幸存者迫切须要粮食、住宿以及医药治疗。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本周二看到了太多的财经新闻报道了关于美国针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多个国家所征收的环球关税。全球普遍担忧这将会在世界强国之间掀起贸易战。这也将会从而影响世界各地无数人的生计。 又或许,除了以上的各种事件,你们有些人或许目前正在面临着个人或者家庭危机以及挑战。它们可能是事业上的障碍、破碎的家庭关系或者是身体上的健康问题。你们因此就会非常迫切地寻求一些可以使你们心情愉快或情绪振奋的慰藉或甚至是好消息。 在目前这个动荡的时期,哪里才能够找到真正的指望呢? 《希伯来书》6章19节就教导我们:“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 ”。 这个指望并不是根据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看见的或者是所经历的,而是建立在神所赐予我们的应许以及美意之上。神将会眷顾我们并保守我们的生命,而且神也会在将来赐予我们祂的国度的永恒福分。也就因为这样,我们知道我们的将来是有保障的。我们不须要感到震惊或忧虑,而是要全心全意地信靠神! 亲爱的弟兄姐妹,这是我在这个时候为你们大家所作的祷告:愿你们都认识到在你们里面的属神的指望是为着你们的,也就因为这样,在生命中的风浪里得享平安而且坚定不移,并紧紧抓住属神的指望以作为你们的锚。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你是否曾想过,如何才能承受每天肩上的重担? 当我思考自己在教会及其他事工上的责任时,我也常常有同样的疑问。 然而,神在他的恩典中应许我们:“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 9:8) 因此,我学到的最重要的回应就是——勇敢站立! 每一天,无论是教导、分享,还是服侍,我只需凭信心站立在神的大能中,相信他会保守我,并赐我智慧,去服侍我所遇见的人。 上周,我在圣安德烈疗养院(阿裕尼)主持了四场圣餐礼拜。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场次,是因为疗养院正在经历一场属灵复兴——越来越多的住户渴望参与,但多用途厅的空间有限,无法容纳所有人! 然而,这样的服侍频率确实让人感到疲惫。我为超过一百位居民逐一祷告,身体感到疲惫和精力耗尽。但奇妙的是,主为这些长者中的每一位都预备了一句贴心的话语,最终,至少有四位首次公开承认对耶稣的信仰。 这再次提醒我,最终,服侍的果效并不在于我们的言行,而是在于圣灵的恩典和大能。我们可能会感到疲惫、软弱,甚至觉得自己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勇敢站立,大胆发声,伸出援手,神就能借着我们的生命行出奇妙的工。 愿主加添你力量,使你能完成他为你所预备的一切善工。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在过去三周里,我一直在思考关于禁食的话题,而这将是我关于这一鲜为人知的基督徒操练的第四篇也是最后一篇反思。 禁食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剥夺——我们舍弃食物、饮料,或是令人愉悦的嗜好和活动,以便在我们的生命中为神的话语和工作腾出空间。这是一种自我克制的操练,而在当今这个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满足的文化中,这种操练尤为重要。 然而,这仅仅是禁食的一部分。 禁食同样关乎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先知以赛亚引用神的话说: “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è 饿)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飘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以赛亚书 58:6-7) 换句话说,神所喜悦的禁食,不仅仅是自我约束和内在的操练,还包括帮助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并慷慨地供应贫困之人的需要。如此行,神的恩典和祝福必临到我们: “这样,你的光就必发现如早晨的光,你所得的医治要速速发明。你的公义必在你前面行;耶和华的荣光必作你的后盾。那时你求告,耶和华必应允;你呼求,他必说:我在这里。“你若从你中间除掉重轭和指摘人的指头,并发恶言的事,”(以赛亚书 58:8-9) 或许有人会问,禁食与行善有什么关系? 我相信,当我们禁食时,我们不仅能更加敏锐地听见神的声音,内心也会更加敞开,去关注他人的需要。只有当我们自己经历缺乏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挣扎。而当我们的内心被自我充满时,就很难察觉到别人的痛苦。 因此,我们的主耶稣也选择走上一条充满苦难和痛楚的道路,以完全体会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在某种意义上,他成为完全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剥夺,使自己远离神性的权能和特质。正如保罗所写: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腓立比书 2:6-7) 让我们在这个禁食的季节中坚持下去,使自己更加敏感地察觉他人的需要,并热心多行善事,使神得荣耀! 愿神赐福,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2025年3月14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您是否听说过美国运通 (American Express) 著名的广告口号:“会员拥有特权”? 同样地,作为神国度的信徒,我们也蒙受神所赐的特权! 其中一个特权,就是作为神的儿女,我们能确信祷告会蒙应允。 希伯来书的作者写道: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希伯来书 10:19-22) 神为我们预备了基督的宝血作为赎罪祭,并设立基督自己为我们的大祭司,不断为我们代求。这正是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向天父陈明心意,并确信祂必垂听的原因。我们的祷告绝非徒然——何等大的特权! 另一个特权是能够参与禁食的操练。 禁食使我们与基督在旷野受试探时的禁食同行。借着禁食,我们不仅被提醒自己的软弱和罪,同时也经历神的大能和应许所带来的力量。我们学习到,没有圣灵的带领和加力,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事实上,禁食是我们灵魂和心灵极大的更新之旅。 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告诉我们在禁食时要欢喜快乐。他说: “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马太福音 6:17-18) 禁食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喜乐,是极大的属灵特权。 然而,许多人却不这样认为。许多基督徒觉得禁食和祷告是一种负担,能避则避。这也是为什么教会的祷告会往往是最少人参加的聚会,而禁食作为属灵操练,也是教会里最少讲论的话题之一。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对神的事有正确的看法。神所赐的恩典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宝贵的恩赐和祝福。借着这些恩典,我们可以真实地经历神的大能在我们生命中的运行。让我们在这个大斋期中被更新,喜乐地领受并实践神赐予我们的一切美好礼物! 愿神赐福,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2025年3月8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如果我们未能履行对神的承诺,会发生什么?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正处于大斋期(Lent)这一特别的季节。更具体地说,这个问题与我们在这个季节所当遵行的属灵操练有关,比如禁食和祷告。我猜想,许多人对禁食有所回避,因为我们害怕无法完成自己所承诺的事情。我们害怕这会像新年愿望一样,才刚开始就无法坚持下去! 也许,这与我们以表现为导向的文化有关和对失败的恐惧,甚至是我们的骄傲有关——这些都促使我们想要在所做的一切上达到完美。这使我们对开始一件没有十足把握能成功的事情感到犹豫不决。然而,在神的国度里,神并不像我们一样看待失败。 试想一个正在学习走路的幼童。当他迈出第一步时,他会反复跌倒。他需要父母一路扶持才能继续前行。 再想象一下他的父母和祖父母在一旁观看的反应。他们会因为孩子跌倒而责备他吗?还是会为他每一步成功的迈出而欢呼、鼓励他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正是孩子学步的第一阶段。你不会指望一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能一次就走得完美无缺。而正是不断的跌倒,使他学会如何行走。 同样地,神不会因我们的错误和失败而定罪我们。相反,当我们跌倒时,祂会加倍赐下祂的鼓励和爱。只要我们信靠祂,祂绝不会让我们彻底跌倒! 诗篇 37:23-24 说: “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 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害怕在这个大斋期凭信心迈出步伐,开始禁食。那位是灵的上帝明白你的挣扎,祂必引领、指引并赐你力量去完成这件事。单单信靠祂的大能,不要因自己的过失和不完美而气馁或灰心。 相反,当你跌倒时,要知道你是投入神的恩典之中。祂不会因你的失败而责备你,而是因你在祂里面的成长而充满慈爱地看顾你。这正是天父对待你的方式。 愿神赐福你,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2025年3月1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再过几天,我们将进入了教会年历中最重要的节期:大斋节。这是一个以禁食与祷告为主的节期,为的就是要纪念基督的受难与受死。这也同时是一个让我们反省我们的软弱、罪孽以及生命短暂的节期,以便从中悔改和在倚靠基督中更加的成长。 有些人就问我:“基督徒是否有必要禁食?”。这是一道合理的提问,尤其是既然基督已经为了我们所有的罪而受死了,而我们只须要凭着信心领受祂的恩典。我们不须要透过任何努力来赚取我们的救恩。无论如何,《圣经》不是有记载说神创造食物供我们吃喝快乐吗?(传道书8章15节)。 不过我们却不能将神的救恩工作跟我们对属灵操练应有的回应混为一谈。神所赐予我们的所有永恒恩惠都是纯粹出于祂的恩典,但是我们本身却必须要参与属灵操练才能够成长。禁食就是其中一项属灵操练。 耶稣在教导祂的门徒关于禁食的讲道中就这样说:“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 …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马太福音6章16至18节)。 对我们来说,关键的短句就是“的时候”。耶稣并没有使用到“如果”类似的短句。这就意味着耶稣要求所有的信徒都遵守这项属灵操练。 当然,就像所有属灵的操练一样,比如个人灵修、集体祷告以及奉献;我们不应该以律法主义的方式来遵守禁食。这会将我们的焦点从神的恩典转移到我们自以为义的行为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教会对每一个在这个大斋期里按照自己的信念来遵守禁食的人以予鼓励与表扬。 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并不忽视教导禁食以及教导如何禁食。禁食能够在我们的信仰上带来巨大的成长以及给我们的祷告带来属灵的能力。禁食与祷告也是神以祂的公义来建立教会甚至是建立国家的方式。以下就是一其中些例子: 1 初期教会透过禁食与祷告来按立教会领袖。 (使徒行传13章3节) 2 透过禁食与祷告来赶鬼。 (马太福音17章21节) 3 尼尼微城在禁食与祷告中悔改从而避免了神的审判。 (约拿书3章7至10节)。 针对禁食的教导实在是太多了,以致单单这一篇灵修撰文的篇幅并不足以涵盖全部的内容。然而,学习禁食的最佳方式仍然是以某种方式来操练禁食。在这个来临的大斋期就跟我们的教会全体一起遵守禁食,然后再看看神是否在你的生命中带给你突破并且在你和你的家人身上降下祂的祝福与恩惠!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5年2月22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神是否有垂听非信徒的祷告? 而答案就是… …有的,神是有垂听的! 哥尼流在先前肯定不是基督徒但是他的祷告却被带到神的宝座前。神接着就差派一位天使指示他去邀请使徒彼得来跟他分享福音。透过使徒彼得的分享,哥尼流与他的全家人都成为了基督徒。(使徒行传10章1至42节) 最近,我的一位非基督徒的学生跟我分享了她的祷告是如何奇妙般的被应验,尽管她并没有将她的祷告说出来。这似乎就是她心里所想的很快地就被实现。这就唤醒了她生命中的属灵觉醒,使她意识到神的存在以及神对她的生命的关爱与带领。虽然她不认识神,但是神却已经以奇妙的方式回应了她的祷告! 为什么这个真理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呢? 首先,这让我们知道神是一位不偏待人的神。祂垂听所有殷切向祂祈求的人的祷告,无论他们是否是信徒。彼得就开口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使徒行传10章34至35节)。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在跟他人交流互动的时候,不偏待地对他们施予全然的关爱与接纳。 其次,就个真理激励我们去鼓励我们那些还是非信徒的家人朋友为着他们自己直接向神祷告! 最近,有一位会友就跟我分享了她是如何被针对《使徒行传》10章的讲道所影响。她在听到了即使哥尼流不是基督徒但是神还是回应他的祷告的内容之后就特别感动。这位会友因此受到鼓励从而告诉她那位非信徒的丈夫要以他个人向神祷告,并且要知道神的拯救大能是真实的。这位会友从此不再纠结于质疑非信徒的祷告的果效。 事实上,那些向神祷告从而领受了神以奇妙的方式来回应的人的见证实在是多得不胜枚举。这就是让这些人知道神是真实存在的唯一途径,因为他们生活在那些禁止基督教并且逼迫基督徒的国家。神就以超乎我们的想象的奇妙方式来接触所有的人! 既然神都会垂听那些还未认识祂的人的祷告,何况是身为神的儿女的我们在持续不断呼求祂的时候,他岂不会更加垂听我们的祷告?(路加福音18章7节) 亲爱的弟兄姐妹,让我们因此更加受到鼓励而从不间断地向神持续祷告!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蔡栋炜译
2025年2月15日 宽恕他人对我们的冒犯是一次性的事件,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这取决于情况。 如果是上帝赦免我们的罪,那就是一次性的事件。在耶利米书31:34中,主向以色列百姓宣告:“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 这一应许在希伯来书8:12和10:17中被重申,并应用于我们这些新约的子民。上帝在基督里赦免我们的罪,是一次性、完全且是最终的。 然而,如果是我们人类在宽恕他人,那情况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我从小对父亲怀有深深的怨恨。当主感动我要去饶恕他时,我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我不得不在每一次回想起他的时刻,向主寻求帮助,即便如此,我也只能勉强鼓起勇气,选择去宽恕他。然而,当那些伤痛的回忆再次浮现时,我又觉得自己回到了原点,重新挣扎着去原谅。 那么,我一次次顺服主的命令去宽恕的努力算是白费了吗?当然不是。我发现,每一次选择饶恕,主就在一点一滴地医治我的心。我的伤痛逐渐减少,我开始能用爱的眼光看待我的父亲。当我最终完全宽恕了他,我们的关系也逐步得到恢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需要悔改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罪。) 换句话说,对我们而言,宽恕往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有时候,伤害太深,不可能一瞬间就化解。这需要圣灵在我们生命中工作,医治我们,并温柔地、逐步地带领我们走向完全的饶恕。 难怪使徒保罗在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中说:“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以弗所书4:32)。这里“饶恕”在希腊原文中是现在进行式,表明宽恕往往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直到完全实现——正如上帝饶恕我们一样。 你是否愿意饶恕那位曾经伤害你,而主感动你去宽恕的人呢?请记住主对我们的教导:“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马太福音6:14-15)。主必赐给你力量,而你在宽恕旅程中的每一步,都绝不会是徒然的。 愿主赐福你!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
2025年2月8日 亲爱的荣升堂的弟兄姐妹 信徒与非信徒对良好行为的标准是否不同? 最近,我听到教会里的一个年轻人说:“教会应该是一个充满恩典的地方,不论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大家都应该被欢迎和接纳。”他的意思是,无论多么不良的行为都应该在教会中被容忍,因为这里是恩典与怜悯之地,没有人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管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句话有其道理。在上帝悦纳人的禧年,通过耶稣的恩典,神不带任何歧视与定罪地接纳所有人进入祂的国度(路加福音 4:19)。我们可以通过十字架与天父和好(以弗所书 2:16),并有幸凭借耶稣的宝血坦然无惧地来到祂的宝座前(希伯来书 10:19)。因此,我们可以自由、自信地邀请朋友按本相接受基督的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神容忍祂子民的不良行为或亵渎的生活方式。 神要求祂的子民圣洁。圣洁意味着为神分别为圣,过纯洁的生活,并反映祂的品格。这是圣经的核心主题。 圣洁既是神的本性,也是祂对祂子民的呼召。 “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这一思想贯穿旧约和新约(利未记 11:44, 19:2, 20:2,7;彼得前书 1:16)。希伯来书更进一步教导我们:“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希伯来书 12:14)。教会领袖被呼召去“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摩太后书 4:2)。 这就是教会门训的意义所在。信徒与非信徒应有不同的行为标准。神虽然接纳我们,尽管我们的罪充满黑暗和羞耻,但祂并不希望我们停留在原来的样子。教会的领袖和群体有责任,也被托付教导和劝诫每个人,使大家都能成长为基督的样式,而不成为别人的绊脚石! 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我或其他领袖对错误行为进行管教,这是为了你的益处,也是按照神的旨意做正确的事。这有助于我们最终的福祉。让我们不要对作为神子民的身份抱有错误的观念,也不要在这一年里执意坚持错误的行为。 “你要听劝教,受训诲,使你终究有智慧。”(箴言 19:20) 周鸿明牧正在此分享